党性教育现场教学 红色线路新地标
4月18日,宝山党建的党员们走进曹杨新村村史馆。这也是曹杨新村村史馆作为宝山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红色线路新地标后,第一次接待的宝山党建团队。全中国解放后兴建的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已见证了近半个多世纪的变迁。曹杨新村村史馆作为一所以街道的发展历史为主要展陈内容的文化场馆,他是曹杨历史的记忆,是社区创新治理的展示窗口,更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 在1952年的春天里,随着1951年首批114名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的入住,为曹杨新村这片热土洒下红色种子。随后有近300位劳模先后在此居住、工作。新时期,新时代,红色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勤劳智慧、团结奉献、传承创新、奋进超越”的新曹杨精神引领下,劳模精神教育内容也不断更新。看着劳模墙展示的照片,各位党员们不由自主讨论起来。既有回忆当年劳模们敲锣打鼓搬进曹杨新村的场景,又有对新劳模们的期待,更有对未来劳模传承人的憧憬。 曹杨新村是国家70年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改革开放40年的亲历者,曹杨新村村史馆真实记录了曹杨新村一步步走进新时代的脚印和成绩,并以此为窗口反映出曹杨建设与发展的历程。从劳模精神到匠心传承,从先进设计理念到社区治理新发展……通过参观学习,党员们了解了工作、居住在曹杨新村的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们在党的带领下,为祖国建设勤劳奉献的精神。红色文化、劳模精神在各位党员心中生根。作为推进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欢迎更多党员走进曹杨新村村史馆,传承发扬劳模们坚定顽强的精神,珍惜当下美好幸福生活,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中国梦”!
曹杨社区香山苑2号楼美丽楼组活动
4月20日下午3点,香山苑2号楼的居民朋友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小区健身广场,参加楼组活动。活动分成四个区域1,游戏角:定点颠乒乓球,五子棋擂台,套圈。 2,智慧科技角:科技咨询,智慧测试,安装《学习强国》。 3,健康医药角: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过期药品回收等。 4、垃圾分类角:普及分类知识,学习分投垃圾。 丰富的活动安排让前来参加活动的男女老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兴奋点:热闹的活动还吸引了小区里其他楼组的居民。更引来歌唱爱好者前来引吭高歌一曲《我和我的祖国》通过第一次的活动,2号楼的居民朋友们不仅玩得开心、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而且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为今后做好垃圾分类、打造美丽楼组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跃动曹杨”全民健身节启动仪式在沙田学校召开
4月21日,第二届“跃动曹杨”全民健身节启动仪式在上海市沙田学校顺利举行,此次活动同时也是2019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跑射联项比赛(校园专场)。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副主任姚方林,射击奥运冠军陶璐娜,射击国家级教练谢前乔,普陀区体育局党组书记郭利民,普陀区体育局调研员、副局长高宝仓,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严玉鹏,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主任顾晓鹏,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顾宏弟和上海市沙田学校校长眭定忠出席了活动。 沙田学校学生带来舞龙舞狮和武术项目的暖场表演,一展学生们的青春运动风采。仪式中,沙田学校校长眭定忠为活动致辞,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严玉鹏宣布第二届“跃动曹杨”全民健身节正式启动,出席领导和嘉宾共同鸣笛。本次比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和教工组,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参赛,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跑射联项比赛。活动现场洋溢着健康活力的气氛,每一位到场的来宾都融入在紧张激烈的比赛氛围中。
鲸鱼集市进楼宇活动
4月19日中午,曹杨商会在中关村科技大厦大堂开展了鲸鱼集市——工行融e购o2o活动。此次活动由商会会员企业——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曹杨新村支行搭建平台,在辖区楼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集市活动,把便民服务送入楼宇,送入企业。此次集市涉及食品、日用品、护肤、养生等各类商品,以低于市场价的优惠价格,保证商品质量的形式吸引了众多楼宇白领前来参加,现场还有活动抽奖等互动,大家参与热情高涨,气氛热烈。鲸鱼集市进楼宇是商会首次尝试的活动形式,获得了楼宇企业的一致好评。今后,商会将把此类活动覆盖面扩大到其他楼宇,让辖区企业都能享受到商会福利。
“蛋心不渝”———普陀区非遗传承人英自海蛋绘展
手绘彩蛋是中国民间手工艺中一个独特的品种,是在完整的蛋壳上绘画而成的手工艺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画彩蛋前,需将蛋壳进行特殊处理,以保证蛋壳不破不碎,之后,将构思好的图案直接画到蛋壳上,再上釉彩,经烘烤后,一只只美丽的彩蛋就完成了。经过烘烤的彩蛋,蛋壳上的颜色能保持鲜艳不褪,一如陶瓷花瓶,成为小巧迷人的手工工艺品。 手绘彩蛋的制作过程繁琐,贵在精细与耐心,一枚艺术彩蛋需要十余道工序方能完成。手绘彩蛋2013年入选普陀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人英自海是曹杨新村的居民,从事手绘彩蛋工艺已四十多年,现为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员。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他的彩蛋作品《世博熊猫》获“百年世博,艺术精品”奖。英自海还多次带着他的彩蛋作品赴国外参加艺术展览,受到德国、瑞典、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的各界人士青睐。英自海老师积极参与社会、院校、部队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弘扬民间艺术。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指尖上的中国》、东方卫视《看东方》栏目等都有所报道。
【文化讲堂】精致的林趣——江南园林特色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4月16日下午,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建筑装饰专业主任、副教授周培元在曹杨新村村史馆作了一场《精致的林趣——江南园林特色》文化讲堂。来听讲座的有来自二中附校的老师们,巾帼读书会、相约十五读书会、抱抱团读书会的成员们还有老房子爱好者、资深导游等多方面40多位人士。 周教授从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上海的五大古典园林谈及到陈从周、谢孝思、梁友松等为园林建筑和保护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并讲述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比较留园、网师园、拙政园等园林的美学要素,周教授带领大家共同品读江南园林所蕴含的形式美和人文美。并以陈从周先生的著作《说园》为主要理论参考,解析园林建造者的美学观。在谈到自己的心头所好网师园时,更是用一张张照片,带领现场听众细细慢慢地品味网师园的诗情画意。 讲座中,周教授对陈从周、谢孝思、刘敦桢、梁友松等几位前辈为江南园林所做出的贡献表达了敬意,更对当下如何保护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园林文化、关注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通过周老师的精彩讲演和观看周老师的相关视频,让曹杨居民对周老师的专业与弘扬文化初心由衷敬佩,全程以认真态度回报周老师的辛苦付出。有观众表示周老师讲的内容生动有趣,特别接地气,学到了很多知识,真是不虚此行。希望今后能与周老师一同游历江南园林,感受园林的精致美。
第28个税法宣传月曹杨分会场活动
4月18日下午,曹杨新村街道在桂巷路步行街开展了全国第28个税法宣传月活动,今年的主题是“落实减税降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面向全社区普及减税降费政策,让广大纳税人了解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相关政策,扩大税收影响力。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顾宏弟、普陀区税务局第十四税务所所长陈炜、税务所专管员以及发展办全体工作人员悉数参加了此次活动。 曹杨新村街道借助横幅、展板、窗口、宣传册等多种载体,通过现场咨询、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在全社区范围内广泛进行宣传,人群涵盖社区居民、个体工商户等。
走进田园大课堂 ———曹杨学习团队参加体验式教育培训
4月17日,曹杨久龄快乐学习队、摄影沙龙的8名团队成员循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了位于嘉定区的安亭社会实践基地,参加市民学习团队体验式教育培训。 走进基地, 昔日安亭师范校舍已经陈旧,阳光在墙上投射下斑驳的光影刻满沧桑,茂密的爬山虎覆盖整个墙壁,蓬勃而有力的枝条茁壮向上,充满生机。 今天在这里参观学习共有九个团队。在会议室,培训老师给我们讲了今天活动内容的安排。首先去豆腐坊分小组磨豆浆,看似一杯小小的豆浆,其实也要磨三遍然后过滤,最后煮透才算完成,真是“小磨制豆浆,磨磨苦,吃吃香”。细细品尝,这手磨豆浆有一种特别的口味和感觉,同时也唤起了我们儿时的美好回忆。 离开豆腐坊已近中午,接下来的活动是在大院包馄饨,我们一起动手洗菜、汤菜、拌馅、包馄饨。“团结协作包馄饨、劳动果实特别香”,当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摆到桌面上,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交流今天学习的感想。 最后一项内容是参观实践中心种植的多肉类植物,认领多肉植物,淘冶情操。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多肉植物所需土壤的配置比例和方法,并将四种外形相似又各具特点的小可爱“肉萌”,让我们带会家试种。 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下结束了一天难忘的参观学习活动,通过走进田园体验式活动丰富了市民生活,进一步优化社区居民的学习模式,大力倡导团队学习,提升了老年教育的学习活力和品质。
知历史、学劳模、扬精神、促成长
4月17日,普陀区委党校学员和中国银行普陀支行党支部党员,来到曹杨新村村史馆体验一堂生动有趣的党课。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大家观看了当年陈毅市长签署建造工人新村的批文,1951年报纸上的报导、照片以及曹杨一村落成时的建筑模型。曹杨新村开启了申城工人新村建设的新时代,见证了党带领人民的奋斗足迹,承载着历久弥新的劳模精神,凝结着人民群众家国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共鸣。 曹杨新村近70年来有280多位劳模、先进工作者在此工作、居住,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他们为新中国建设无私奉献。通过参观,让我们感受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位位劳动模范的优秀先进事例和一枚枚金灿灿的奖章展现的荣耀,共同印证了那句话:“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劳动模范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曹杨人在劳模精神的引领下,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前行着。 党校学员和中行普陀支行党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工作中会不断学习身边的优秀党员,传承劳模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始终不忘入党誓词,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党员。
“资小源”美丽行---“垃圾瘦身”行进北岭园学习点和曹杨影城
4月,村史馆“资小源”美丽行---“垃圾瘦身”行进社区活动来到北岭园学习点和曹杨影城;围绕“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开展了垃圾分类动员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营造社区氛围,现场气氛活跃,众多社区居民前来参加。 村史馆宣讲人员,通过通俗易懂的理论知识和生动有趣的知识竞答,把垃圾分类宣传带进社区,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垃圾分类,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垃圾浪费,避免二次污染。引领居民们携手推动垃圾分类,共创美丽家园。回答对的居民们还得到村史馆定制的“垃圾分类”厨房围裙呢!通过知识了解和互动游戏增进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让“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促使社区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实践行动中来。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建设美丽家园出一份力!
践行新时尚---曹杨南杨园学习点播种了一朵“四叶花”
4月16日上午,南杨园居民区学习点,居委会党总支组织小区内全体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启动仪式推出---四支志愿者队伍。 在睦邻友好的浓浓氛围里,志愿者们“变身”小小四叶花,将共行垃圾分类,环保社区,共同为“幸福南杨”献策出力。 曹杨各学习点,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街道带动居委、落地小区的方式,启动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实践活动。
垃圾分类一小步 Plogging捡拾加速度
4月14日上午,曹杨新村街道在曹杨影城文化广场举办“垃圾分类一小步 Plogging捡拾加速度”--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暨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以四月“全国爱国卫生活动月”为契机,按照全区关于集中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的要求,融入时下流行的运动方式Plogging,即Plucking捡垃圾 Jogging慢跑,鼓励人们在慢跑锻炼的同时伸手捡拾、搜集街区和社区卫生死角垃圾,并通过分类知识宣传、现场破袋分类,引导社区居民养成垃圾分类和垃圾不落地的好习惯,将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在社区更广、更深传播,助力普陀全国文明城区创建。1.Plogging垃圾分类捡拾,完成TrashChallenge垃圾挑战,并拍摄捡拾前后对比照;2.沿途宣传推广垃圾分类知识,并获得路人或者社区居民的承诺签名并合影留念;3.最后将制作完成上传Vlog,记录各支队伍Plogging的精彩瞬间。 活动主会场,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严玉鹏、办事处主任顾晓鹏、党工委副书记刘伟萍、办事处副主任金洪涛带队街道机关党团员志愿者、区域化单位青年志愿者等组成的4支志愿小分队,分四路以Plogging方式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和践行,覆盖辖区主要道路、重点场所及居民小区。 小贴士:有种风靡全球的运动,名为 Plogging。Plogging翻译过来其实是plucking(捡拾) jogging(慢跑),也就是跑步捡垃圾。
曹杨社区学校召开普陀区社区教育 钢琴教研基地工作启动会
4月12日上午,曹杨社区学校在曹杨村史馆会议室召开了普陀区社区教育钢琴教研基地工作启动会。普陀区社区学院周雪梅副院长、曹杨社区学校赵雪平校长,社区学校及老年大学钢琴班专兼职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赵雪平校长主持。 首先,赵校长介绍了社区教育钢琴教研基地的建立情况。基地负责人万佳秋老师作2019年工作计划,包括开展教研活动,听课活动、教学讲座等,规范钢琴教学方法,探索钢琴教育教研模式:组织聆听钢琴音乐会,观摩学员的教学汇报演出,创造更多的机会外出学习,参与展示,拓宽师生的眼界。 随后,周雪梅副院长就钢琴教研基地如何搭建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平台、辐射提升社区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三点建议:1、要充分认识教研基地的重要意义;2、牢牢把握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3、着力构建长效发展机制。 最后,社区学校及老年大学钢琴班专职(兼职)教师,就教研基地今后的工作设想进行了交流,互相探讨了教材、教学心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建立微信群,方便沟通联系。
一堂生动的城市建筑课程
在这个万物苏醒、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曹杨新村村史馆先后迎来两批华东师范大学【房地产】专业的同学们。他们怀着对这片土地的好奇,来到这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史馆,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城市建筑课程。 作为全中国解放后兴建的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已见证了近半个多世纪的变迁。一路走来,同学们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村史馆中所复原的老虎灶、所保留的上世纪装潢一隅储存了一段段对于90后陌生而又新奇的记忆,亦蕴含着海派文化熏陶下老一辈上海人对精致生活的追求。感受老上海孩童在向阳院观看电影。黑白胶卷传达着同学们所不了解的时代声音、美好岁月。 曹杨新村作为上海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在承续老式住宅的特点之外,更是发展出自身独特的物理空间安排、人文精神韵味。这凝聚着建设者超前的智慧。“宜居”深刻融入在整体规划中,并结合本地区内自然资源,勾勒出“绿水人家绕”的和谐之景。 现如今,曹杨新村努力创新社区治理方式,打造智慧曹杨、同心曹杨,通过继承优秀的传统精神,挖掘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探寻城市更新的特色路径。 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个个陈旧的展品都是城市故事的诉说。相信对于同学们来说,本次参观村史馆的过程,可以更好解读上海的城市建筑密码。
帮扶献爱心,义诊暖人心 ——曹杨枫岭园学习点开展义诊咨询活动
4月12日上午,在曹杨枫岭园学习点综合文化活动室,一场爱心义诊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普瑞眼科、邮政储蓄银行等共建单位,在枫岭园居委会的引导下,一起为居民们奉献上爱心义诊的健康大餐。 居民们一早就来到枫岭园综合文化活动室。在各个义诊项目的摊位前排起长长的队伍。本次活动有心电图测评、眼科检查、量血压、测血糖、骨密度测评、五官科、养老服务咨询等项目,同时结合近期的广泛宣传,引领居民参与大肠癌筛选的登记。 邮政储蓄银行还为枫岭园的退休人员免费办理第三代社保卡,受到枫岭园居民们的热情欢迎。来自骨科、眼科、超声医学科的医务人员正在对枫岭园居民认真细致地检查,为他们耐心讲解测评结果和健康注意事项,居民们幸福满意地笑容浮现在脸上。  本次义诊活动为枫岭园的居民们送来了关心、热心和爱心,受到枫岭园居民的一致好评!前来参加义诊和免费健康检查的居民络绎不绝!
非遗文化进校园---彩蛋亲子活动
4月9日下午,宜川幼儿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进校园---彩蛋亲子活动,感受中华4000多年传统文化,以庆祝春天的到来。曹杨社区学校手绘彩蛋工作坊非遗传承人英自海老师,顶着狂风暴雨,赶往现场亲自给孩子们上手绘彩蛋课,细心传授绘制彩蛋的基本要领。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家长与孩子一起动手,齐心协力为蛋穿上一件美美的衣服。活动既促进孩子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又一起体验了手绘彩蛋的乐趣。
学习取经补短板 沟通交流促提升——曹杨社区学校开展申报市区示范学习点指导交流活动
为认真贯彻《上海市老年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有关“老年人学习场所倍增项目”精神,落实培育和建设老年教育居村示范学习点工作。曹杨社区学校在成功申报2个市示范居委学习点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打造社区教育居村委学习示范点建设工作,开展申报市区示范学习点学习指导交流活动。 4月9日,社区学校赵雪平校长带领社区学校专职教师以及曹杨金岭、沙溪、桂巷三个学习点新任文教主任,前往市示范学习点---曹杨杏梅园“学习取经”。赵校长对标准化学习点指标体系进行了解读,杏梅园学习点文教主任徐萌介绍了办学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大家共同探讨交流了学习点建设的成功经验、活动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困难,为创建市、区示范学习点打下坚实基础,让更多老年人提升幸福感。
老少齐参与,在欢乐中践行“新时尚”
4月3日,曹杨街道北岭园学习点围绕“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开展了垃圾分类动员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营造社区氛围,众多社区居民前来参加,现场气氛活跃。活动现场,曹杨新村村史馆的老师们,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资小源”,通过简单易懂的PPT---告诉居民如何将生活垃圾分类。现场指导厨余垃圾、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物的处理方式。曹杨新村第八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参于了本次活动,不仅学习了垃圾分类小知识,还为大家带来欢快的节目表演。现场向居民分发了垃圾分类知识手册,并用垃圾分类图解方法一目了然。从真实环境问题出发,进行引导性知识宣讲活动,以及趣味性互动游戏等体验活动,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和环保事业参与度。本次活动增进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让“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促使社区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实践行动中来,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建设美丽家园出一份力!
校社联合打造非遗课堂
画上金鱼再添上水草,画上大熊猫再添上翠竹,随着彩蛋慢慢转动,鱼儿仿佛在水中漫游,大熊猫在竹林中嬉戏……在朝春中心小学实践课课堂上,学生们画的彩蛋得到了老师的一阵阵赞许。手绘彩蛋是在完整的蛋壳上绘画而成的手工艺品,是中国民间手工艺中一个独特的品种。2013年入选普陀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人英自海是曹杨新村的居民,从事手绘彩蛋工艺已四十多年,现为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曹杨社区学校通过校社联动 ,学校找到了一条与学校对接、从学生抓起的传承路径。依托“曹杨社区教育发展联盟”载体,在朝春中心小学、沙田学校建立公益课程传承培训点,聘请英老师挑选学生每周培训,学校将美术专用教室作为传承基地给予支持,配备美术专业教师作为助教,每周二课时,组织开展手绘彩蛋教学活动。课堂上,英老师从最基础的国画知识教起,以互动参与、手把手传授等方式,使学生亲身感受彩蛋的独特魅力。孩子们对手绘彩蛋这门传统手工技艺产生了兴趣,并初见成效,短短一年,这些零基础的孩子就能在普通蛋壳上绘制图案,调色、描绘、填充,按照自己的喜好搭配,使一个普通的蛋变成丰富、绚丽的一枚艺术彩蛋。学生们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更学到了细致耐心的“工匠”精神。在学校开放日和社区学校结业展览上他们踊跃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制作的心得和动手的快乐。非遗公益课堂不仅为社区学生搭建了舞台,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学生们亲身参与体验社区教育实践课程;而且学校学科课程与社区资源的整合扩大了学生的学习途径,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沙田学校手绘彩蛋传承点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班暨上海市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
How happy we are, you see! --记曹杨社区学校英语沙龙教师朱萍
每个周三的上午,家住曹杨的蒯海凤老人,就放下手中的事,匆忙赶到社区学校参加英语沙龙活动,蒯阿姨76岁了,她参加“英语沙龙”学习也有5年时间了,从基本的英语会话到学习新概念英语,她的英语听说能力越来越强,平时她还能为外国友人提供指路服务。 在社区学校参加学习的都是社区中老年人,由于大多数中老年人谈不上有英语基础。因此,要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可谓难上加难。曹杨社区学校除了提供了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教学设施,还安排了一位优秀的英语老师——朱萍老师。 朱老师曾是静安区教育学院的英语教研员,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工作热情,她针对学员年龄普遍较大,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自创一套中老年教学方法,加强他们的记忆能力、听力和口语交流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尤其是每堂课后朱老师总要针对课堂的学习内容,布置一些内容生动灵活的回家作业(Homework),还有假期作业(Holiday homework),并且专门建立一个电子信箱,供学员们把回家作业传至她信箱。她收到这些作业后,能及时进行认真批改并反馈给学员,有利于学员及时改错,进一步巩固现有的知识,预习下周课程。有的因故缺课的学员,也能通过自学和回家作业补上缺课的内容。当然。朱老师这样做是很辛苦的,但她乐此不疲,甘为学员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在课堂上,朱老师的发音准确、规范,板书整齐,听她的课,给人一种享受。在课前,她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制作的课件详细清晰,通俗易懂,针对性强,而且她制作的大多是电脑页面,可供学员们收藏和下载,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她的英语教学的执着与魅力,深深地感染和吸引了每一位学员。 根据朱老师建议,今年英语沙龙将举办一次英语郊游(English outing)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不但有郊游活动,而且还有英语会话,真是一举两得的好机会,英语的学习给社区老年学员带来了快乐和享受!How happy we are, you see!
Hello world!